使用 AI 摘要長篇文件的技巧

人工智能(AI)正在改變我們處理資訊的方式,憑藉其快速且準確的摘要能力,節省大量閱讀和分析時間。本文分享了使用 AI 有效摘要長篇文件的實用技巧——從分段文本、設計智能提示,到選擇合適的工具如 ChatGPT、Claude 或 Google Gemini——幫助你創建簡潔、自然且易於理解的摘要。

使用 AI 摘要非常長的文本可以節省時間,但需要一些策略。基於 AI 的摘要通常分為兩種類型:抽取式(從原文中挑選關鍵句子)和 生成式(生成對內容的簡潔轉述)。實際上,現代 AI(如 GPT 或 Claude)可以執行其中一種或兩者兼具。然而,大多數模型有輸入長度限制,因此通常需要將長文件拆分成多個部分並合併結果。以下是有效執行此操作的最佳實踐和技巧。

將文件拆分成區塊(Map/Reduce)

AI 模型有有限的上下文窗口,因此在摘要前應將長文件分割成可管理的區塊(例如按章節、段落或邏輯段落)。一個有效策略是map/reduce方法:

Map/Reduce 策略

將文本拆分,使每個區塊符合模型的輸入窗口大小。分別摘要每個區塊(“map”步驟),然後將所有中間摘要匯總生成單一綜合摘要(“reduce”步驟)。可獨立或並行處理區塊以加快速度。

透過分塊調整細節

最終摘要的細節程度取決於你如何分塊。較小且數量較多的區塊通常會產生更詳細的摘要。透過調整區塊的數量和大小,可以控制輸出摘要的長度和細節。

迭代精煉

先摘要第一部分,然後在摘要下一部分時以先前摘要為上下文,依此類推。每一步都用新細節“精煉”累積的摘要。經過多次迭代,最終產生整篇文件的連貫概覽。
重要提示:如果嘗試一次性將整篇 20,000 字的文件輸入標準模型,會遇到長度限制或得到過於簡短的摘要。對於非常長的資料,分塊(map/reduce 或迭代)是必須的。
文件分塊 Map Reduce
文件分塊 Map Reduce 工作流程

設計清晰的提示

你如何要求模型摘要非常重要。良好的提示設計能引導 AI 產生有用的摘要。一般指引包括:

1

包含要摘要的文本

務必提供(或上傳)你想摘要的實際內容(或部分內容)。AI 只能摘要你給它的資料。

2

明確定義任務

例如,以“請摘要以下文本:[你的文本]”或“請生成該文章的簡潔摘要…”開頭。這明確表示你需要摘要,而非其他形式的轉換。

3

提供上下文或角色

加入上下文可聚焦摘要。例如,“你將閱讀一篇關於人工智能及其在醫療領域角色的文章”幫助模型了解主題。

4

指定格式和長度

如果需要列點、段落或特定字數,請明確說明。例如:“請用 5 個要點,且不超過 100 字摘要:[文本]”。設定字數或句數限制可避免回答過長。

有效的提示範例可能是:“摘要此[報告/文章/章節],並以 3–4 個要點列出主要發現(最多 150 字)。”清楚說明目標和格式,有助 AI 產生簡潔且切題的摘要。

專家建議:如果第一次輸出不理想,可調整提示(例如,要求更短的要點,或涵蓋遺漏部分)。
設計清晰提示
設計清晰提示以獲得更佳結果

採用迭代摘要策略

對於非常長或複雜的文件,兩階段或多階段方法通常效果最佳。一個常見方法是:

第一遍

區塊摘要

分別摘要每個章節或區塊。你也可以選擇將先前章節的摘要作為上下文提供給模型。

  • 獨立處理每個段落
  • 保留先前章節的上下文
  • 範例:“(作為上下文,這是前 N 個段落的摘要:[目前摘要]。請現在摘要下一段…)
第二遍

合併摘要

當你擁有所有區塊的獨立摘要後,請 AI 將它們整合成一個最終摘要。

  • 合併所有區塊摘要
  • 產生連貫統一的輸出
  • 範例:“請將以下要點摘要合併成一個連貫的總結:[區塊摘要列表]

這種先分割再合併的策略(有時稱為分層或遞歸摘要)確保文件的每個部分都不會被忽略。實務中,你可能會依序摘要區塊 1,再摘要區塊 2(可能以區塊 1 的摘要作為輸入),如此類推;最後提示模型統一所有區塊摘要。

最佳實踐:實驗顯示,將 15,000 代幣的文本分段摘要,最終摘要長度可比一次性摘要長 10–20 倍(且更詳盡)。

生成式-生成式流程

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LM)進行 map/reduce:先用 LLM 摘要每個區塊,再將這些摘要餵回 LLM 生成精煉的最終摘要。

自動化工作流程

像 LangChain 這類函式庫自動化“map”和“reduce”流程,使實作更簡便且高效。

迭代摘要工作流程
迭代摘要工作流程示意

利用合適的模型和工具

選擇合適的 AI 模型或工具非常重要。市面上有多種選擇:

大型 LLM 具備大上下文窗口

較新的模型能處理更多輸入。例如,Anthropic 的 Claude 3OpenAI 的 GPT-4 Turbo 支援極長上下文(數萬代幣)。如果你能使用這些模型(透過 API 或 Amazon Bedrock、Google Vertex、Azure OpenAI 等服務),可能不需太多手動分塊。

Claude 3

Anthropic 的模型,支援擴展上下文窗口

GPT-4 Turbo

OpenAI 的模型,能處理數萬代幣

專用摘要模型

像 Hugging Face 的 BARTPegasus 是針對摘要任務微調的模型。它們通常能在中等長度文本上產生高品質摘要,但代幣限制較小(約 1024 代幣)。如果文件不算太長,這些是快速解決方案。

BART

專為高品質摘要任務微調

Pegasus

優化中等長度文本摘要

AI 服務與函式庫

部分平台內建摘要端點。若你會編程,像 LangChain 這類框架提供實作 map/reduce 的摘要鏈。商業工具也可能有一鍵摘要功能。

  • Google Vertex AI - 使用 PaLM/Gemini 摘要
  • Azure AI - 專用摘要工具
  • LangChain - 自動化 map/reduce 鏈
  • 文件 AI 產品 - 一鍵摘要器
專家建議:部分 AI 工具會自動選擇摘要風格。例如,敘事文章可能用 生成式(重寫內容),技術報告則用 抽取式(摘錄引用)。根據內容調整方法:生成式摘要更靈活流暢,抽取式摘要更忠於原文。
生成式

重寫內容

  • 更靈活且流暢
  • 轉述關鍵想法
  • 適合敘事文章
抽取式

摘錄引用

  • 忠於原文措辭
  • 挑選關鍵句子
  • 適合技術報告
重要提示:使用更大型模型(成本較高)或專用 API 可能效果更佳,但需付出代價。建議先測試小部分,評估速度、成本與品質的平衡。
AI 摘要模型與工具
AI 摘要模型與工具比較

審閱並精煉摘要

AI 輸出並非完美。務必仔細閱讀 AI 生成的摘要,並與原文核對。AI 有時會產生虛構細節或忽略細微差異,尤其是複雜文件。你可能需要:

1

驗證事實準確性

確保所有重要點都包含在內。若有遺漏,可提示模型“擴展[該主題]”或針對被忽略部分重新摘要。

2

簡化或改寫

若摘要過於技術性或冗長,可再次指示模型縮短或以要點形式呈現。

3

手動合併見解

有時模型不同區塊摘要會重複或矛盾;快速手動編輯或最後提示“請將這些點整合成清晰統一的摘要”會有幫助。

最佳實踐:透過迭代——調整提示或針對特定部分重新摘要——通常能提升品質。目標是將 AI 作為助理,而非黑盒:用反饋引導它,並抽查結果。
審閱並精煉 AI 摘要
審閱並精煉 AI 摘要流程

主要重點

明智分塊

將文件拆分成符合模型輸入限制的部分。分別摘要後再合併。

清楚提問

提示應明確說“摘要”,並包含文本及任何限制(長度、格式)。

使用結構化流程

考慮 map/reduce 或兩遍法(先摘要再合併)來處理超長文本。

選擇合適工具

根據需要使用大上下文模型(如 GPT-4 Turbo、Claude)或專用摘要器(BART/Pegasus)。

精煉輸出

審閱 AI 摘要,核實事實,必要時再次提示補充遺漏點。


遵循這些策略——拆分文本、撰寫良好提示、迭代精煉——你就能利用 AI 獲得即使是非常長文件也能簡潔且準確的摘要。

外部參考資料
本文章內容參考以下外部資源整理而成:
96 內容創作者及部落格貢獻者
Rosie Ha 是 Inviai 的作者,專注分享人工智能的知識與解決方案。憑藉在商業、內容創作及自動化等多個領域應用 AI 的經驗,Rosie Ha 將帶來易明、實用且具啟發性的文章。Rosie Ha 的使命是協助大家有效運用 AI,提高生產力並擴展創意潛能。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