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如何運作?
人工智慧透過從經驗(資料)中學習來運作,就像人類從經驗中學習一樣。透過訓練過程,機器逐漸從樣本資料中歸納知識並形成模型以供後續應用。
人工智慧(AI)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從 Netflix 推薦的電影到 Waymo 等自駕車。你是否曾經好奇 人工智慧如何運作?每個智慧應用背後都有一個讓機器從資料中學習並做出決策的過程。
本文將探討一個易於理解的 人工智慧運作原理,特別聚焦於現代 AI 核心的 機器學習 系統。
AI 根據資料「學習」並做出決策
本質上,AI 是透過資料學習來運作的。AI 系統(尤其是使用機器學習的系統)並非為每種情況編寫固定規則,而是提供大量資料,並自動發現資料中的 模式或隱藏規則。
接著,AI 利用所學來 預測或做決策,當遇到新資料時。這個過程類似人類學習:我們觀察許多範例,歸納結論,然後將經驗應用於新情境。
訓練過程中,系統逐步調整內部參數以 提升準確度。結果,AI 形成一個能辨識圖片是貓還是狗的 模型。當給予新(未見過)圖片時,模型會根據所學 預測是貓或狗。若預測錯誤,AI 可透過數學演算法微調以提升下次準確率。

AI 學習過程的四個關鍵步驟
簡單來說,AI 的學習與運作過程通常包含以下 關鍵步驟:
資料收集(輸入)
首先,AI 需要 輸入資料 來學習。資料形式多樣:數字、文字、圖片、音訊等,且通常需 仔細收集與準備。例如,要訓練 AI 辨識貓,需蒐集數萬張貓(及非貓)圖片並標註。
模型訓練(學習/訓練)
接著是 機器從資料中學習 的階段。輸入資料會送入 學習演算法(機器學習演算法),該演算法會在資料中 尋找模式或關聯,並逐步調整 內部參數 以符合資料。
以 人工神經網路(深度學習常用)為例,訓練即是透過多次迭代調整神經元間連結的 權重。AI 持續嘗試在訓練資料上預測,並根據預測與實際結果差異 自我修正(此過程稱為神經網路中的 反向傳播)。
預測/推論(推斷結果)
訓練完成後,AI 擁有一個 訓練好的模型。當接收到 新的輸入資料(未曾見過),AI 可 應用所學模型 來 做出預測或決策。
- 辨識貓狗的 AI 模型可看新照片並以一定信心預測「這是貓」
- 訓練於銀行交易資料的 AI 可預測哪些新交易可能是詐騙
- 訓練於醫療資料的模型可為新病患建議診斷
此階段稱為 推論 — AI 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情境。
反饋與改進
AI(尤其是機器學習系統)的一大特色是能夠 隨時間自我改進。若 AI 產生結果並收到關於準確度的 反饋(例如人類指出預測正確與否),它可 調整模型 以更貼合資料。
回到貓狗分類例子:若模型誤判(如將狗誤認為貓),工程師可加入更多困難案例資料或調整模型架構/超參數,讓 AI 學得更好。透過持續更新,AI 隨時間變得越來越準確與智慧。
AI 系統結合三大能力運作:從資料學習、運用邏輯推論結果,以及從錯誤中自我修正。學習階段,AI 從資料中收集並萃取資訊(形成「知識」)。推論階段,AI 利用所學知識處理新情境並產生結果。透過自我修正,AI 持續優化運作以提升準確度。
— AI 核心運作原理
學習、推理與自我調整的結合,造就現代 AI 系統的強大力量。
一個簡單範例說明 AI 如何運作
讓我們用一個 實際範例 來說明上述過程:一個能自動回覆訊息的 AI 聊天機器人。假設你想打造一個支援客戶、能自然回答越南語問題的聊天機器人。
資料收集
聊天機器人訓練
用戶回應
隨時間改進
此範例清楚展示實務中 AI 如何「學習」與運作:從過去資料學習,應用於未來情境。無論是貓狗分類或客服問答,基本原理相同。

生成式 AI 如何運作?
近年 AI 的一大熱門趨勢是 生成式 AI — 能夠 創造新內容(如文字、圖片、音訊)且前所未有的 AI 系統。那麼生成式 AI 如何運作?它有何不同?
分類與預測
- 辨識模式
- 做出預測
- 分類資料
- 從既有選項中選擇
內容創造
- 創造新內容
- 生成文字、圖片、音訊
- 結合學習到的模式
- 產出原創作品
事實上,生成式 AI 也是基於 大量資料的深度學習,但模型訓練目標不只是預測或分類,而是根據學到的模式 生成新輸出。
大型語言模型
以 ChatGPT 這類 大型語言模型 為例:模型訓練於數十億字的文本(書籍、文章、網站),學習字詞與句子間的關係。
- 數百億參數
- 預測序列中下一個字
- 產生流暢且具上下文的回應
AI 藝術生成器
像 Midjourney 和 DALL-E 這類 AI 藝術生成器,透過 深度學習圖像「語言」,並依需求 創造新視覺作品。
- 基礎模型訓練於龐大資料集
- Transformer 架構
- 創意內容生成
使用時,ChatGPT 不會回覆預先儲存的答案,而是根據學到的機率逐字選擇,創造新回應。結果是流暢的文字,反映訓練資料的語言風格,但內容全新。
這使得 ChatGPT 或 Midjourney 等程式能基於所學知識 生成新內容(文字、圖片、音樂等),而非僅從既有答案中選擇。
生成式 AI 的特點是它不僅辨識或分析,還能在某種程度上創造。當然,這種創造力仍基於 AI 所學 — 它結合並轉化見過的模式來創造新事物。但結果多樣且豐富,使生成式 AI 成為內容創作、設計、娛樂等多領域的強大工具。
— 生成式 AI 的力量

主要重點整理
總結來說,AI 是透過從經驗(資料)中學習來運作,就像人類從經驗中學習一樣。透過訓練,機器逐漸從樣本資料中 歸納知識 並形成模型以供後續應用。
模式發現
AI 發掘資料中的 隱藏模式,有效解決問題
持續學習
系統透過 試錯 不斷提升效能
實務應用
從 影像辨識 到 自動文字生成 及藝術創作
雖然底層演算法多樣 — 從簡單決策樹到擁有數十億參數的深度神經網路 — AI 共同目標是 發現隱藏模式 以協助解決問題。憑藉龐大資料與強大運算,AI 已達成驚人成果,從精準影像與語音辨識,到能 自動撰寫文字與創作藝術。
追蹤 INVIAI,掌握最新 AI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