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正迅速進入法律領域。湯森路透報告指出,現今有 26% 的法律專業人士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 AI,且有 80% 預期 AI 將對其職務產生變革性影響

透過自動化文件審查與草擬等例行工作,AI 能協助律師更有效率地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

這也引發了對 AI 能快速查找相關法律、案例及法律術語的高度期待。

本文接下來將探討現代 AI 工具如何加速法律研究、其實際效益,以及重要的限制與使用最佳實務。

AI 在法律研究中的主要優勢

AI 驅動的法律研究工具能自動化通常需耗費數小時的工作。主要優勢包括:

  • 進階案例檢索:AI 能比單純關鍵字搜尋更有效地找出相關案例與法條,即使文件使用不同措辭
  • 快速摘要:冗長文件(如證詞、合約等)或大量案例能在極短時間內被摘要
  • 引用檢查:AI 可標示簡報中缺失或薄弱的引用,並自動檢查被引用案例是否已被推翻
  • 預測洞見:部分 AI 工具嘗試根據過去判決預測法院可能的裁決結果
  • 法律變動監控:例行研究任務,如追蹤新案例法或立法更新,可自動化完成
  • 自然語言查詢:得益於自然語言處理(NLP),律師可用日常語言提問,並獲得精準回答,即使不熟悉確切法律術語

這些功能使法律團隊能比以往更快回應有關法律與條款的查詢,通常能在數分鐘內完成過去需數小時手動搜尋的工作。

法律研究中 AI 的主要優勢

AI 工具與平台

並非所有 AI 都相同。專業法律 AI工具建立於經過驗證的法律資料庫之上。例如,湯森路透的 CoCounselLexisNexis 的 Lexis+ AI搜尋專有案例法與法條,確保答案基於最新且可靠的內容

相較之下,消費者聊天機器人如 ChatGPT 是基於廣泛的網路資料訓練,有時會「幻覺」出錯誤答案。曾有律師使用 ChatGPT 撰寫的簡報中引用了六個不存在的案例

其他平台專注於全球法律內容。例如,vLex(2024 年被 Clio 收購)提供超過 100 個國家、超過十億份文件的 AI 搜尋服務

這意味著使用者可以詢問「GDPR 資料外洩通知要求」等問題,立即獲得歐盟法律及相關評論的相關摘錄。

反之,一般用途 AI(如 ChatGPT 或 Google Bard)能以對話方式討論法律概念,但無法保證準確性或來源。

實務上,律所通常會混合使用多種工具:

  • 專業 AI 助理:整合於律所軟體中(如 CoCounsel、Lexis+、Bloomberg Law 平台 等),用於深入研究與引用檢查
  • 全球研究引擎:如 vLex 等涵蓋多司法管轄區的智慧搜尋平台
  • 一般聊天機器人:用於快速問答或草擬協助(需謹慎)。這類工具能回答日常語言問題或概述法律概念,但使用者必須自行核實所有結果。

法律 AI 平台比較精選

限制與注意事項

AI 工具雖強大,卻非萬無一失。主要研究與監管機構警告以下風險:

  • 幻覺現象:AI 常會「杜撰」內容。測試中,許多法律 AI 模型產生不存在的法律陳述。它們可能誤引案例、混淆論點與判決理由,或引用虛構法條。
  • 基本錯誤:即使是專注法律的 AI 也可能誤解法律細節。例如,可能不尊重權威層級(將初審意見當作具約束力的判例)
  • 倫理責任:美國律師協會(ABA)正式指導強調律師必須獨立驗證任何 AI 產出。盲目依賴 AI 答案可能違反專業能力規範,因錯誤法律建議可能損害客戶利益。
  • 虛假宣稱:部分 AI 法律服務曾遭執法行動。2025 年 1 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命令 DoNotPay 停止宣稱自己是「AI 律師」,因其聊天機器人做出誤導性聲明。此事凸顯 AI 工具無法在未經審核下取代真正法律顧問。

簡言之,AI 應輔助人類律師,而非取代。多數專家認為,將 AI 作為研究的起點最為安全。一項最新研究指出,這些工具在作為「第一步」研究時能增加價值,而非作為最終依據。律師必須在每個環節仔細比對 AI 結果與可信來源。

AI 法律幻覺現象

法律 AI 的最佳實務

為有效且負責任地使用 AI,法律團隊應遵循以下做法:

  • 驗證每個答案:將 AI 輸出視為草稿。務必以官方來源確認引用與事實
  • 使用專業工具:優先選擇為法律設計的 AI 產品。這些工具使用精選法律資料庫,且通常會引用來源。一般聊天機器人可協助頭腦風暴,但缺乏內建法律審核
  • 掌握最新規範:AI 監管與倫理持續演進。例如,歐盟於 2024 年生效的首部全面性 AI 法規對 AI 系統施加嚴格標準。多數律師公會現要求律師向客戶揭露 AI 使用情況並保持人為監督
  • 結合 AI 與人類判斷:利用 AI 節省例行研究時間或快速摘要,但由經驗豐富的律師負責解讀與策略制定。實務上,AI 可加速找到相關法律,律師則負責正確運用

總之,AI 驅動的搜尋是法律研究的強大助力,能在數秒內檢索法律、案例與定義。明智使用時,它能讓律師專注於複雜分析與客戶諮詢。一位企業法務主管表示,過去需數小時的工作,現在用 AI 只需五分鐘,帶來「巨大的」提升

驗證 AI 法律輸出


總結:AI 能快速查詢法律與法律術語,改變全球法律資訊的取得方式。其速度與廣度帶來實質生產力提升,但使用者必須保持警覺。透過選擇信譽良好的 AI 工具並驗證結果,法律專業人士能善用 AI 力量進行研究,同時不犧牲準確性與倫理

外部參考資料
本文內容參考以下外部資料來源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