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課堂上,生成式 AI 工具(如 ChatGPT、Bard 或 Claude)正成為教師強大的助手。這些系統能夠篩選大量資訊,甚至撰寫原創內容,重塑教育中教師-AI-學生的互動模式。

透過清晰的提示,教育者可以讓 AI 草擬教案大綱、建議活動或尋找資源,節省時間並激發創意。

全球教育專家鼓勵教師掌握這些工具——利用 AI 處理例行規劃工作,讓教師專注於教學法和學生參與。

為何在教案製作中使用 AI? AI 可以快速生成教學點子和內容,幫助教師構思主題、例子或活動。

它能個人化學習——例如,根據每位學生的水平或需求調整課程。AI 作為「協同駕駛員」亦能處理重複性任務(如撰寫指示或投影片),讓教師有更多時間完善教案。

例如,有報告預見 AI 能根據教師風格或過往成功教案推薦教案。另有報告指出 AI 甚至可建議輔助工具(如文字轉語音、手語翻譯等),以滿足每位學習者的獨特需求。

簡言之,AI 能提升效率和個人化——前提是教師需引導並核實其產出。

一份優秀教案包含什麼? 教案本質上是教學的藍圖。研究強調應包含明確的學習目標、逐步的活動安排及所需的教材或資源

優良教案需符合課程標準,並說明學生如何展示所學。研究證實,詳細的教案準備能提升教學質素。

傳統上,教師可能會重用、改編或從零創作教案。利用 AI,仍可重用或改編現有點子,亦可讓 AI 創造全新教案(相當於「即興創作」新內容)。

關鍵是先明確定義學生應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標準),再利用 AI 協助規劃教學方法。

AI 驅動的教案製作

逐步教學:打造 AI 助力教案

明確目標與背景。 先釐清教學目標:年級、科目及標準。確定學生需掌握的核心技能或問題

若有特殊需要或個別教育計劃(IEPs),請事先註明調整或適應內容。這些清晰背景將指導 AI。(例如,一位美術教師先確定「繪畫技巧」和「核心概念」,再向 AI 詢問教案點子。)

明確目標與背景

利用 AI 進行研究與構思。 讓 AI 協助收集點子或背景資料。您可以問聊天機器人:「教授 [X 主題] 給 [年級] 的關鍵概念或活動是什麼?」或用 AI 搜尋助手總結文章。

一位教師使用 AI 工具(Monica AI)快速獲取文章摘要並確保來源可靠。另一位則直接向 AI 詢問重要技能清單(如高中生的「五大繪畫技巧」),並將結果納入教案。
這一步大幅縮短了過往數小時的網絡搜尋時間:「如果大型語言模型能幫我做這些工作會怎樣?」一位教育者如是說。利用 AI 回答來細化目標並收集資源或範例。

AI 用於教育研究與構思

生成教案草稿。 現在請 AI 概述教學內容。您可以向 ChatGPT 或 Claude 等模型提示:「為 [10 歲] 學生製作一個 [45 分鐘] 的 [主題] 教案,包括目標、活動和教材。」

教師發現專門平台(如 MagicSchool.ai)在給定期望成果後能產出完整教案。MagicSchool 的 AI「教練 Raina」曾生成包含目標、學習活動、延伸任務及結束環節的教案,甚至整合了思考-配對-分享和畫廊漫步等策略。

同樣地,一位教師將單元框架和課程表上傳至 AI 輔導系統,獲得了逐日教學細分。AI 能迅速草擬大綱;將這些草稿視為起點,進一步完善。

AI 生成教案草稿

反覆修訂與個人化。 取用 AI 草稿並加以調整。加入細節(差異化、時間分配、教材),並向 AI 提問以調整教案。

例如,一位教育者將部分教案上傳至 Claude,請求「三個潛在專案點子」給學生,然後選擇其中一個專案,要求詳細的逐課時程。
有經驗教師建議:保持提示簡潔明確,並明確提及教學框架或術語(如「使用理解設計法」)以獲得對齊的結果。您亦可調整語氣或格式(如「以 PDF 大綱呈現」)。

利用 AI 進行差異化教學:請它為不同能力層級修改問題,或建議適應措施。全球指引指出 AI 甚至能調整符合標準的內容,以配合學生獨特需求。

修訂與個人化 AI 教案

徹底審核與事實核查。 切勿假設 AI 永遠正確。 所有專家均認同教師判斷至關重要。AI「複述網絡內容」,可能產生錯誤或偏頗資訊。

務必核實關鍵事實、數據或解釋,並參考可信來源。OpenAI 自身的教學指南提醒教育者檢查 AI 產出並留意其限制。
同時批判性評估教學法:有教育者警告網上內容可能含有「問題教學法」,因此應「將任何大型語言模型視為思考夥伴」,而非盲目複製建議。

實務上,將 AI 視為協同駕駛員:它負責生成文本,您則運用專業確保教案準確、包容且具吸引力。例如,AI 可能草擬工作紙,您則應調整活動,使學習更有意義且符合文化背景。

審核與事實核查 AI 教案

最終整合與實施。 在內容經過核實和調整後,組裝教案文件或投影片。您甚至可以利用 AI 工具潤飾簡報材料:例如 Canva 的Magic Write能協助優化投影片文字或產生視覺點子。

教學過程中,將教案視為彈性文件:記錄有效方法並持續改進。隨著時間推移,AI 可根據反饋協助您優化未來教案。

整個過程中,請記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建議,目標是以人為本:AI 應提升教師工作,而非取代。

利用 AI 自動化例行任務(節省可能的數小時準備時間),但創意和人際互動部分仍需由人掌控。

最終整合與實施 AI 教案

教師首選 AI 工具

日益增長的 AI 工具生態系統能協助教案製作和內容創建。以下是部分例子:

  • ChatGPT/GPT-4(OpenAI)——通用語言模型,用於草擬文本。OpenAI 甚至發布了「與 AI 教學」指南,指導教育者如何有效提示並提醒檢查輸出。
    GPT-4(付費版)提供更高準確度,深受教師歡迎。

ChatGPT - GPT-4(OpenAI)

  • Claude(Anthropic)——另一款 AI 聊天機器人,支持上傳文件(如教學大綱),並設有內建安全「護欄」。教育者利用 Claude 精煉單元計劃,因其保護隱私(不使用用戶數據訓練)且能處理 PDF。

Claude(Anthropic)

  • MagicSchool.ai——專為教師設計的平台;其「AI 教練」能根據學習成果生成完整教案。例如,使用 MagicSchool 的教師報告教案包含目標、活動及協作策略(如思考-配對-分享),全部整合於一份草稿。

MagicSchool AI

  • Quizizz——一款測驗與評估工具,現增設 AI 功能。它能自動調整題目難度、檢查語法,並以真實情境改寫問題。
    教師可快速生成與教案對應的測驗或結束測試。

Quizizz

  • Slidesgo——提供數千個簡報範本及 AI「簡報製作器」。只需選擇主題和風格,幾分鐘內即可生成完整投影片大綱。節省設計時間,讓您專注內容。

Slidesgo

  • Canva Magic Write——Canva 的 AI 寫作助手,可協助構思點子、大綱,甚至草擬教案部分內容。它會「分析您的提示」,快速撰寫教案內容。
    (Canva 亦提供 AI 生成圖片功能,方便製作視覺素材。)

Canva Magic Write

  • Padlet——數碼公告板平台。其「AI 創作」功能能快速生成內容(如研究提示或主題摘要),方便學生協作,適合設計探究式活動。

Padlet

  • **Eduaide.ai、Curipod** 及其他工具——這些教育專用工具能設計差異化教材、遊戲化測驗、圖像組織器或互動投影片,均利用 AI 技術。
    例如,Curipod 可從簡單主題即時創建帶有投票和雲端互動的課程。(建議多嘗試不同工具,選擇最適合您課堂需求的。)

Eduaide.ai、Curipod 及其他

每款工具各有優勢(及限制),教師通常會結合多款使用。美國教育部甚至預見未來會有「AI 教學助理」,能學習教師偏好並建議預先審核的教案範本。

目前,建議從一個平台(如 ChatGPT 或 MagicSchool)開始,了解其是否適合您的科目和風格,然後隨著熟悉度提升逐步擴展。

>>> 您可以從這裡開始免費 AI 聊天

最佳實踐與注意事項

  • 使用清晰提示。 明確說明年級、科目和範圍。包含上下文,例如「針對 50 分鐘的 [主題] 課堂,假設學生對 [子題] 毫無基礎。」教育者的提示工程技巧包括指定長度或角色(如「向 10 歲兒童解釋」)以提升回答質量。
  • 反覆修訂與協作。 AI 生成的教案初稿通常不完美。將 AI 輸出視為草稿:編輯、追問或甚至用另一款 AI 取得不同觀點。
    例如,AI 概述教案後,您可說「現在列出三個此課的主動學習活動」或「將此教案改編為遠程教學版本」。
  • 核實並本地化內容。 始終核查數據或歷史資訊。確保範例和圖片符合學生文化和語言。
    如一位教師所言,不要盲目複製 AI 輸出——應以此為靈感,結合自身專業調整教案。
  • 維護公平與私隱。 利用 AI 進行差異化教學(如為英語學習者提供更簡單文本和更多視覺輔助),同時確保所有學生均能接觸最終教案(考慮技術可用性)。輸入學生敏感資料時需謹慎,因各 AI 工具政策不同。
    (若在課程中使用生成式 AI,請遵守學校的學術誠信和 AI 使用指引。)
  • 保持更新。 教育領域的 AI 發展迅速。尋找教師 AI 素養和倫理使用培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專業團體正制定相關指引)。
    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框架強調教育者需具備 AI 知識和倫理基礎。美國教育部亦建議教師參與 AI 工具選擇,確保符合教育需求。

教育中 AI 的最佳實踐


將 AI 融入教案製作可改變教師的工作方式。透過將例行草擬和研究交給 AI,教育者能更專注於設計、差異化教學和學生互動。

然而,教師的判斷依然不可或缺——AI 應輔助(而非取代)專業知識。

只要有明確目標、精準提示和嚴謹審核,各科教師都能利用 AI 創造出更智能、更個人化的教案。正如一位教育科技專家所言,AI 工具是加速規劃的「思考夥伴」,讓教師能將節省的時間用於深化和提升教學。

外部參考資料
本文章內容參考以下外部資源整理而成: